Powered by EyouCms">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
科创向新|科创板五年成绩单: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|
发布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11-06 05:06:18 点击: |
声锣响,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,迎来了首批25家公司上市。时至今日7月22日,科创板建设已经五年。五年来★◆■,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首块“试验田★◆”,科创板逐步向纵深推进,已成为我国“硬科技”企业上市首选地★■★★。 科创板始终坚守“硬科技”定位★◆■,以多元包容的制度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,使得科创板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第一选择★◆◆。Wind数据显示,5年来,科创板上市公司密集分布在电子、医药生物★■◆◆★■、电力设备、机械设备、计算机★■◆◆、国防军工等行业,产业集聚和板块示范效应逐步增强,覆盖了集成电路★◆◆◆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链。 科创板扩大了资本市场对★◆★★◆◆“硬科技◆◆◆”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■★■★。截至7月19日收盘◆★◆★■,科创板已上市公司573家,募资合计超万亿元■◆◆★■◆,其中首发募资累计达9107◆■◆◆◆■.89亿元。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“排头兵”和★★■◆◆“生力军”■■◆★■,科创板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。截至7月19日收盘★★★■■,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形成专利数量199136项★◆★■,平均每家公司专利达到346项;累计形成发明专利92713项,平均每家公司发明专利达到162项。澎湃新闻还注意到■★,累计12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★■◆■◆■,6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,龙芯中科、铁建重工等大批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、新突破。 在人才集聚方面,科创板激发科学家创新创业热情,超6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★★■◆、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,近3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■■★◆,已汇聚研发人才队伍超过23万人。Wind数据显示■★,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3成,平均每家公司拥有403名技术人员■★■◆◆,5名核心技术人员★■■。 IPO募资规模排名第二的为百济神州★◆◆◆★,募资额为221■◆◆◆★.6亿元,一举成为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中的最高募资额。募资额排名第三的华虹公司(688347.SH◆■■,★★★,是中国大陆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龙头,产能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二★■■◆■,IPO时募资额为212◆◆■★■.03亿元,成为科创板2023年最大规模IPO◆★■★◆。 Wind数据显示,截至7月19日收盘,科创板培育了573家★★■◆■“硬科技■★”上市公司,总市值达5.16万亿元。其中,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共计133家,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共计4家。 五年来,科创板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,聚焦支持“硬科技”企业★★,逐步成为助力科技创新◆■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“新支点”◆★◆■。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。Wind数据显示,2023年■■◆,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规模进一步扩大,达1561亿元◆★★■◆★;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%,自开市以来,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%以上的高位,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过20%★★■◆■。 澎湃新闻注意到,科创板573家IPO企业中■◆◆,将近一半也就是284家的企业,首发募资超过10亿元■★◆◆◆■;22家企业首发募资额超过50亿元;超过百亿元募资额的企业则高达8家。 5年来◆■,科创板坚守“硬科技”定位,在集成电路★★■★、创新药◆★◆★、光伏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,已成为我国“硬科技”企业上市的首选地★■■★★◆。5年来,科创板有效发挥改革“试验田◆◆★■”作用■◆■★■◆,一系列制度创新,为主板★★◆■★、创业板的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,也为注册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落地积累了有益经验。 值得注意的是,科创板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下,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无法登陆A股市场的“硬科技”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截至7月19日收盘,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、8家特殊表决权架构企业◆◆、7家红筹企业、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 下一步,上交所表示,将以贯彻落实新◆■“国九条◆★★■”为契机,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为指引■■★,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■★、人民性◆■★◆◆,以强监管、防风险、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★★■◆■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★★,发挥好科技与资本协同效应◆■◆◆★■,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、走深走实■■★■。 科创板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集成电路巨头中芯国际(688981.SH)■★,以1956亿元的市值位居榜首■★■■◆■。“高端CPU第一股”海光信息(688041.SH)位列其次,总市值超1818亿元;排名第三的千亿市值公司为百济神州-U(688235.SH)◆◆,总市值超1212亿元,百济神州-U不仅是科创板首只医药红筹股,也是全球首家在纳斯达克◆◆◆、港交所与上交所三地成功IPO的企业;第四家市值过千亿的企业为“AI芯片第一股”寒武纪-U,总市值达到了1106亿元。寒武纪上市时发行价为64.39元,截至7月19日收盘,其股价已上涨至268.4元★◆■◆◆■,是四家市值超千亿的公司中◆★,目前股价最高,成长性最好的企业。 此外,芯联集成-U、联影医疗、海光信息◆■★、中国通号、晶科能源等募资均在百亿规模之上。 IPO募资王为科创板市值最高的公司中芯国际。中芯国际是科创板首家回归A股的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★■◆★◆,2020年7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★■★,首发募资金额高达532亿元。在A股历史上,中芯国际的募资规模排名第五◆■★◆★,次于建设银行2007年的580亿融资规模。 在科创板设立5周年之际◆■★◆,证监会发布“科创板八条■★◆■■◆”,既是科创板建设的任务书,更是科创板发展的路线图。随着◆■“科创板八条”的持续落地落实,科创板有望从改革“试验田”成长为发展“示范田”★◆■。 |